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 2020 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0〕25 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0 年山东省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鲁教督函〔2020〕11号)要求,淄博职业学院对照评估指标,进行了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學院概況
上海彩票是淄博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一所全日制綜合性高等職業學校,成立于2002年,現爲“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國家示範校優秀建設單位、山東省首批優質校、全國診改試點校、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先後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獲得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入選全國高職院校教學資源、服務貢獻、國際影響力“50強”。
学院全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注重人才引进和内部培养,实施“全员素质?百万工程”“岗位创新?百万工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和“名师带动工程”,逐步打造了一支高层次、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教师中正高职称86人、副高职称48人,博士48人、硕士892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达93.67%。建院以来,学院在教学、科研、内部管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现有国家特支计划(万人计划)人才、国家教学名师2人,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名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国家协同中心2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骨干专业12个,国家级精品課程9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項目2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名,省青年技能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职教名师工作室2个,省品牌、特色专业11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精品課程8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1门,省级教学成果奖28项。
學院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堅持“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確立“兩個深入”“四個融爲一體”的人才培養理念(即深入學生了解學生需求、深入企業了解企業需求,把學生就業競爭力與發展潛力培養融爲一體、學生工作與教學工作融爲一體、職業素質養成與職業技能培養融爲一體、課外與課內培養融爲一體)和“校企協同、職場對接、學訓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並且主動落實中央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決定,通過4個“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專業、2個高職教育與技師教育合作培養試點專業、5個五年一貫制專業、14個“三二分段”培養專業,有效銜接起中職、高職、本科教育,系統化培養人才,相關做法在全國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工作會議上做典型交流。經過一系列的改革與實踐,學院共獲得6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一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8項。近三年,學生在國際大賽獲獎3項,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獲獎39項,省級大賽獲獎600余項。
學院積極打造國際辦學品牌,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區域經濟“走出去”戰略,不斷拓展國際合作項目,與15個國家和地區的66所院校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成立柬埔寨職業教育中心等4個境外教育基地,開展物流管理等2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引進倉儲物流管理等6個國際教學標准,向柬埔寨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院校輸出新能源汽車等5個專業標准和課程標准,爲柬埔寨勞工部10所技術學院培養骨幹教師,爲“走出去”企業培養培訓700余名專業技術人才。近三年,學院已聘請3名外籍專家,師生境外交流培訓800人次,境外院校、教育機構和企業來訪105個團組,有留學生527名,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學生占比達80%。
二、自評情況
(一)精准對接區域産業體系,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能力
学院以“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瞄准人才需求市场;专业锁定市场走势,培养跟踪就业岗位;把握高职发展前沿,树立质量立校观念;突出高技能教学特色和国际型人才培养特点;建立高效运行机制,优化办学效益”为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崇尚实践精神,铸就技术品质;立足区域经济,培养职业人才;面向世界办学,打造教育品牌”的辦學理念,围绕“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核心目标,确定了“立足服务区域经济人才需求,形成工、商、医、艺、社会事业等各类专业群有机结合、综合性的办学格局,以工为主,建立综合性、国际化、高技能教学型的职业学院”的办学定位。学院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和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与结构,搭建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架构,基本满足了区域经济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2018年,山东省把“十强”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改造提升化工等五大传统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淄博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以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为突破口,着力构筑“753”现代产业体系。为提高专业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2019年学院精准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和淄博市“753”产业体系,新增汽车智能技术、早期教育2个专业,调整1个专业,撤销社区管理与服务等3个专业,新增新能源汽車技術等6个校企合作专业,扎实推进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11个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形成了“优势专业引领、骨干专业支撑、特色专业带动”的“363”专业组群发展架构,组建了装备智能制造等12个彰显学院特色、支撑产业发展的专业群,开设与当地支柱产业相关专业31个、与当地紧缺产业相关专业18个,专业服务当地产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推动5个省级试点专业、10个院级试点专业实施学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对接首批、第二批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13个項目,建筑信息模型等4个等级证书试点专业完成了首批X证书考核,2019年学院开设 “1+X”证书专业达40个。
學院立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專業素質、業務能力提升要求,依托自身專業、師資優勢,先後建立山東省養老服務與管理人員培訓基地等2個省示範性社會服務培訓基地和8個省市級技能培訓基地,組建社會培訓項目團隊,常年面向農業農村、建築行業、醫藥衛生、養老服務等從業人員開展培訓,年培訓量突破10萬人日。
1 專業與地方支柱産業匹配情況一覽表
序號 |
專業名稱 |
修業年限 |
是否當地支柱産業相關專業 |
1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3 |
是 |
2 |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
2 |
是 |
3 |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
3 |
是 |
4 |
模具設計與制造 |
3 |
是 |
5 |
數控技術 |
2 |
是 |
6 |
數控技術 |
3 |
是 |
7 |
電廠熱能動力裝置 |
2 |
是 |
8 |
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 |
2 |
是 |
9 |
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 |
3 |
是 |
10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2 |
是 |
11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3 |
是 |
12 |
汽車電子技術 |
3 |
是 |
13 |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2 |
是 |
14 |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3 |
是 |
15 |
通信技術 |
3 |
是 |
16 |
物聯網應用技術 |
3 |
是 |
17 |
工業分析技術 |
3 |
是 |
18 |
精細化工技術 |
3 |
是 |
19 |
石油化工技術 |
3 |
是 |
20 |
應用化工技術 |
3 |
是 |
21 |
應用化工技術 |
2 |
是 |
22 |
生物制藥技術 |
3 |
是 |
23 |
藥品生産技術 |
3 |
是 |
24 |
藥物制劑技術 |
3 |
是 |
25 |
工程造價 |
3 |
是 |
26 |
工程造價 |
2 |
是 |
27 |
建設工程管理 |
3 |
是 |
28 |
建築工程技術 |
2 |
是 |
29 |
建築工程技術 |
3 |
是 |
30 |
藥學 |
3 |
是 |
31 |
老年服務與管理 |
3 |
是 |
表2 专业与地方紧缺产业匹配情况一览表
序號 |
專業名稱 |
修業年限(年) |
是否當地緊缺産業相關專業 |
1 |
工業機器人技術 |
3 |
是 |
2 |
汽車營銷與服務 |
3 |
是 |
3 |
新能源汽車技術 |
3 |
是 |
4 |
軟件技術 |
3 |
是 |
5 |
網絡營銷 |
3 |
是 |
6 |
雲計算技術與應用 |
3 |
是 |
7 |
大數據技術與應用 |
3 |
是 |
8 |
食品生物技術 |
3 |
是 |
9 |
食品營養與檢測 |
3 |
是 |
10 |
園林技術 |
3 |
是 |
11 |
快遞運營管理 |
3 |
是 |
12 |
助産 |
3 |
是 |
13 |
康複治療技術 |
3 |
是 |
14 |
口腔醫學技術 |
3 |
是 |
15 |
臨床醫學 |
3 |
是 |
16 |
學前教育 |
3 |
是 |
17 |
商務英語 |
3 |
是 |
18 |
應用韓語 |
3 |
是 |
(二)資金投入持續增加,辦學條件不斷完善
淄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对学院建设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加大了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投入和经费扶持。学院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学院近三年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投入增长较快,除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外,2017年争取专业品牌建设項目资金400万元,2018年取得省优质校建设资金2000万元, 2019年取得省优质校建设资金1400万元,除此之外,每年取得的各类科研等奖励资金增加。2019年实现经费拨款42465.06万元,获批以色列贷款1.26亿人民币。
近三年,学院加大学生宿舍楼、实训室、体育场等设施的建设力度,完成北校區7、8、9号公寓楼建设項目,新增学生住宿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完成南校區和北校區5个单层实训车间建设項目,新增实训室建筑面积8485.32平方米;完成北校体育场看台建设項目。学院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提高,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办学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教发〔2004〕2号),学院在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教學科研仪器设备值、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生均占地面积等指标方面,均达到国家要求的基本办学条件。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不断增加,2019年达到28109.77万元。现有实训实习场所面积13.8万平方米,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虚拟实验实训和虚拟工艺項目5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89个,校内实践基地345个,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13550个,2018学年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时总量1134804人时。
表3 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情况一览表
項目 |
2019年 |
教育部 合格標准指標 |
達標情況 |
生均教學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
9319 |
4000 |
合格 |
生均圖書(冊/生) |
83 |
80 |
合格 |
百名學生配教學用計算機台數(台) |
35.86 |
8 |
合格 |
生均占地面積(㎡/生) |
54 |
54 |
合格 |
生均宿舍面積(平方米/生) |
8.73 |
6.5 |
合格 |
備注:國家標准指的是《普通高等學校辦學基本辦學條件指標》(教發〔2004〕2號)中對高職基本辦學指標合格的要求。
(三)建立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內部質量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學院高度重視診改工作,2016年初成立臨時機構——診改工作辦公室,負責診改工作的研究、推進工作,2016年5月被列爲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試點院校後,高度重視並紮實推進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和學生等五個層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與運行工作,建立健全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制度。2018年下半年將診改工作納入常設機構——質量控制與績效考核辦公室部門職責,診改工作深入推進、常態運行。2019年5月學院順利通過了全國診改專委會對我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試點工作進行現場複核。學院診改工作成效顯著:一是建立了目標體系和標准體系。依據學院“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及各專項規劃,構建了層級分明、內容關聯的目標體系;制定完善了相關標准,構建了由各層面工作標准構成的內容關聯、相對獨立的標准體系,確保呼應與支撐相關發展目標。二是建立了質量改進螺旋。依據學院目標體系和標准體系,各部門、各崗位發揮主體作用,依托“三中心一平台”,以服務對象需求爲中心、以問題爲導向,抓住“事前、事中、事後”三個環節推進各項工作,形成循環提升的質量改進螺旋。三是建成了“三中心一平台”的智能校園管理平台。智能校園管理平台的建設完成,有力支撐各層面逐步實施管理數據的“過程采集”和“實時采集”,確保數據及時、真實、准確及深度應用,實現與學院各類數據平台(報表)的數據共享和多方位比較。四是建立了常態化診斷與改進工作機制。將學院績效考核工作與診改工作相融合,將自我診改作爲質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不斷完善質量保證制度,以考核性診斷促進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有效運行,構建了富有內生動力的常態化診斷與改進工作機制。五是學院診改工作服務區域,輻射全國,引領高職教學診改工作發展。《中國教育報》兩次發文推廣學院診改工作經驗,承辦了全國診改專委會全體委員會議以及淄博市中等職業院校診改工作會議,學院先後在全國會議上交流診改經驗近20次。近兩年共接待近60所兄弟院校、近400人來訪,交流診改試點工作經驗,在推動高職院校診改試點工作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
(三)以“雙高”校申報爲契機,提升學院競爭力和影響力
2019年4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后,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双高计划”重大战略,组建“双高计划”申报团队,制定了《淄博职业学院申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項目工作方案》,制订了“立足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要求,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锁定市场需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需求,加快推进专发展、培养模式改革、服务能力提升、内部治理现代化等—系列创新实践,全面提升建设发展水平。到2023年,建成以電氣自動化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专业群引领的高水平专业群,构筑区域、产业离不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先进技术技能创新服务高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内部治理现代化‘淄职模式’,初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到2035年,形成一批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 淄职经验’,建成类型教育创新发展的中国模式,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学校整体实力和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的双高建设目标。高质量完成了申报材料,并最终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简称“双高计划”),成为全国56所、市内唯一1所入选“双高计划”項目的高等职业院校,成功跻身于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前30名,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在全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優化辦學結構,生源質量不斷提高
學院堅持“鞏固、提高、內涵發展”的辦學思路,遵循高等教育的客觀發展規律,不斷優化辦學結構,穩定辦學規模,積極推進內涵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要求,充分發揮國家示範校帶頭引領作用,積極推進技師、中職、高職、本科有效銜接,系統化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逐步形成了高職與技師合作培養、高職與中職“三二分段”培養、五年一貫制、高職“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等多種層次的人才培養格局,適應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要求。近年來,學院辦學實力、辦學水平、美譽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學院計劃招生總數保持穩定的情況下,調整招生結構,增加統招招生比例,夏季高考錄取分數逐年提高,生源質量也不斷提升。
學院2019年普通專科招生計劃7800人,實際報到7390人,在招生計劃受限、錄取分數逐年提高的情況下,錄取報到率仍達到94.74%。2019年普通文科录取分数 453分比2018年普通文科录取分数422分提高31分;2019年普通理科录取分数407分比2018年普通理科录取分数359分提高48分,2019年“3+2”專本銜接文科錄取分數507分,高于2019年山東省本科錄取文科控制分數線4分;2019年“3+2”專本銜接理科錄取分數448分,高于2019年山東省本科錄取理科控制分數線5分。2019年首次“面向社會招生”計劃招生總數460人,實際招生總數460人,計劃完成率100%。
表4 2018年—2019年高职招生情况一览表
項目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
在校生數(全日制) |
24924 |
24612 |
23342 |
||
計劃招生總數 |
7200 |
7200 |
8260 |
||
實際招生總數 |
7051 |
7101 |
8260 |
||
完成比例 |
97.93% |
98.63% |
100% |
||
統招招生 |
計劃招生數 |
4682 |
4652 |
4524 |
|
實際招生數 |
4533 |
4553 |
4524 |
||
完成比例 |
96.82% |
97.44% |
100% |
||
其中:報考數 |
4533 |
4553 |
4524 |
||
自主招生 |
計劃招生總數 |
2518 |
2548 |
3276 |
|
實際招生總數 |
2518 |
2548 |
3276 |
||
完成比例 |
100% |
100% |
100% |
||
其中:自主招生報名總數 |
4003 |
4307 |
5693 |
||
其中,面向社會招生 |
計劃招生總數 |
—— |
—— |
460 |
|
實際招生總數 |
—— |
—— |
460 |
||
其中 |
退役軍人 |
—— |
—— |
294 |
|
下崗失業人員 |
—— |
—— |
16 |
||
農民工 |
—— |
—— |
8 |
||
新型職業農民 |
—— |
—— |
59 |
||
其他 |
—— |
—— |
83 |
表5 學生就業和職業資格證書獲得情況一覽表
項目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
畢業生數(全日制) |
8666 |
9472 |
8597 |
||
畢業生直接升學數(全日制) |
298 |
393 |
543 |
||
所占比例 |
3.44% |
4.15% |
6.32% |
||
畢業生就業 |
就業數 |
8332 |
7886 |
7232 |
|
就業率 |
96.15% |
83.26% |
84.12% |
||
其中 |
自主創業數 |
9 |
37 |
26 |
|
中小微及基层就業數 |
4832 |
4495 |
4099 |
||
500强企业就業數 |
1916 |
1892 |
1528 |
||
畢業生資格證書 |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及職業資格證書獲得數(中、高級) |
3040 |
3350 |
2668 |
|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及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率 |
35.08% |
35.37% |
31.03% |
||
社會認可度高的其他證書獲得數 |
2695 |
6102 |
5883 |
||
社會認可度高的其他證書獲得率 |
31.10% |
64.42% |
68.43% |
表6 技術服務及政府購買服務到款額情況一覽表
項目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
技術服務到款額 |
總額 |
3063.79 |
3004.09 |
7115.00 |
縱向科研 |
156.50 |
265.6 |
526 |
|
橫向技術服務 |
1673.34 |
1639.59 |
5235 |
|
培訓服務 |
986 |
780 |
895 |
|
技術交易 |
247.95 |
318.9 |
459 |
|
政府購買服務到款額 |
總額 |
2128.88 |
2727.05 |
3000.9 |
扶貧專項 |
1743.88 |
1661.3 |
1846.68 |
|
社會人員培訓 |
305 |
162.55 |
102.32 |
|
技術交易 |
20 |
824 |
860.5 |
|
其他服務 |
60 |
79.2 |
191.4 |